太原火車站前搭820公車至終點站下車,1.5元


門票:因到時已下午六點多不需門票


雙塔各層廟簷有風鈴叮叮噹噹的聲音清脆悅耳很是好聽


特別是四下無人獨自聆聽


寺院坐南朝北,由前院、後院、塔院三部分組成,著名的雙塔就在塔院裏。兩塔均為磚石結構,共13層,50多米高,由明代高僧佛燈主持修建。兩塔相距60,雕飾清麗、輪廓分明,塔的外壁和內壁間還有盤旋式階梯,可以直達11層,站在塔頂遠眺,太原全市風景一覽無遺。


  又名永祚寺,位於太原東南郝莊村南之向山腳畔,創建於明萬歷三十六年(公元1608年),是一位名叫佛登的高僧奉皇帝之旨修建的。因寺內雙塔高聳,故俗稱雙塔寺。它坐南朝北,依山構築,居高臨下而視野開闊。


  雙塔寺現存主要建築均為磚構,由前院、後院、塔院三部分組成。塔院現存雙塔、過殿和後殿。後院現存大雄寶殿、三聖閣、排堂、方丈等建築。寺內大雄寶殿及東西配殿皆系無量殿形制,以青磚雕仿木結構建造。前院牡丹滿園,被稱為太原的小洛陽,有明代所植的名貴牡丹,稱作紫霞仙。每到開花季節,花色鮮艷,花香馥郁。



永柞寺的主要建築是被稱為雙塔的宣文塔,始建於明萬歷三十六年(1608),萬歷四十年竣工,主持修建者為福登和尚,資助者為明神宗之母慈聖太後。慈聖太後曾加尊號為宣文.故塔以此名之。它位於寺院的東南角,南北對峙,均為八角十三層,磚築樓閣式,通高547。兩培均有階梯可盤旋而上,直至十層。塔身每隔一層辟四門通向外檐且方向按順時針不斷變化,這就避免了塔身中間劈裂的危險。北塔沒有琉璃剪邊,塔頂由覆缽、寶珠、寶瓶組成;南塔則有琉璃剪邊,塔頂有鐵鑄覆盆、寶珠等。外表飾以精美的磚雕鬥拱,承托著輝煌的琉璃飛檐。檐上裝有細致精巧的琉璃鳥獸和花卉,檐又有一圈佛像浮雕,宛如一圍華麗的玉帶,又似火面連環的佛龕,其雕工之細致,形象之逼真,都顯示了明代藝術家的匠心和才華。登臨塔頂,憑欄遠眺,太原市的景色盡收眼底。雙塔淩霄被稱為太原一景,已成為太原的標誌。福登和尚計劃中的永柞守規模很大,但修建中途又奉萬歷帝之命到五臺山經營永明寺,致使工程中止,宏偉的藍圖未及實現,僅建起雙塔和後院部分。


  大雄主殿正中是一尊約 四米 高的鑄銅阿彌陀佛立像,威武莊嚴,栩栩如生。左右兩側分別為鑄鐵貼金釋迎佛和藥王坐像。大殿結構嚴謹、開闊,是不可多得的明代磚石無梁建築。沿大雄寶殿東側方丈門前的臺階折轉而上,可達三聖閣。它雖不如前者高大豁敞,但卻精巧細致得多。


  雙塔寺現今共收藏和保護有價值的碑碣刻石260余通。這些碑石中除一小部分是寺院原物外,絕大部分是文化大革命之後,從太原各個地方收集的散佚珍品。在這些碑石中,有明代的石刻珍品,名著三晉、海內知名的《寶賢堂集古法帖》180余通;有清代的《古寶賢堂法帖》36通;有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醉筆石刻赤壁懷古”3通;有清代著名書家祁雋藻的子史萃言石刻4通;還有記述內容別具一格的晉溪隱君家訓碑等等。這些古碑古碣,集清以前各代著名書法大家的墨跡寶瀚於一堂,真、草、隸、篆各種書體,無一不有,不僅為書法界和愛好書法的各界人士所珍視,也極為到此觀光和遊覽的人們所喜聞樂見。



 

















碗禿:一碗2元,口感像粉條,有咬勁但說實話不是很好吃


寺旁公車站牌前之當地農貿海鮮披發市場,再此買ㄌ兩個熱烘烘的饅頭共0.4元


一袋5個1元,我說我吃不完老板同意只買兩個


真是太便宜又白又紮實吃不完帶著當乾糧吧







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藍色地中海 的頭像
    藍色地中海

    藍色地中海的部落格

    藍色地中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