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座千年古堡的主要特色,正如一位專家的題詞:古廟神佛異,明堡暗道奇。據推斷,張壁古堡建設于隋末唐初,實際應該是個軍事要塞。內有一套龐大的地道,若把村民所述的洞口位置連接起來,地道的總長度足近萬米。山西各地有地道的村子不少,但像張壁這樣複雜而且規模巨大的地道卻還未見第二個。


性質所屬:攝影 古代建築   景區聯系:0354-7081412   門票:40元 導游費:20


老實說實在沒太大理由需來此體驗地道,所以除非時間及金錢多外實在不建議到此一遊


 


景區概況
  張壁古堡位於山西省介休市城區東南10公裏龍鳳鄉張壁村,背靠綿山,面對綠野,海拔1040米,周圓1300米,面積約12萬平方米。
  整座古堡順塬勢建造,南高北低。從堡北向下俯視,左、中、右各有一條深溝向下延伸。堡南則有三條向外通道,堡西為窯灣溝,峭壁陡坡,深達數十丈。堡東居高臨下,有溝塹阻隔,可謂"易守難攻,退進有路"。堡墻用土夯築而成,高約10米。堡有南北二門,中間是一條長300米的街道。街東3條小巷,街西4條小巷,由街中向上延伸。北堡門築有甕城,南堡門用石塊砌成,堡門上建門樓。街道兩側有典雅的店鋪和古樸的民居;幾座廟宇琉璃覆頂,金碧輝煌,點綴在堡內;還有抱柳的古槐和罕見的琉璃碑。到處是古跡勝景,古香古色。


古堡地下遍布地道,與堡內四通八達。地道為三層立體,高層距地面僅1米左右,中層距地面8-10米,底層距地面17-20米。各高2米、寬1.5米,土結構,各彎曲迷離,呈網狀結構。堡外北、南面溝中有洞口,既可作為進出口,又可用作哨卡。道內留存有氣孔,通於溝塹外,還有隔井直下三層底部。堡內現有水井6井筒可直接進入另一通路。地道洞壁上每隔一段有一小坑,距離不等,是放置油燈的地方。高層有餵養牲畜的土槽;中層洞壁下方每隔一段有一可容二、三人棲身的土洞,是地道的哨位;底層有寬2-3米、長4-5米的深洞,是存糧的洞穴。如此龐大而復雜的地下工程,絕非民財民力所及,是軍事需要、對外保密的戰略設施。依據堡內有劉武周和尉遲敬德之像考證,認為是在唐武德二年(619)開始建造的,是尉遲恭幫劉武周與李世民交戰守介休時所為,是"明築城堡、暗挖地道"時的遺物。
  張壁古堡保留下來的古代建築頗多,金碧輝煌,流光溢彩,大體都是明清遺物。著名的有明代空王佛行宮,建造在北門丁字門頂上,座北向南,大殿三間,殿內塑主像為空王佛,山墻繪空王佛成佛的故事壁畫。殿頂明代三彩琉璃裝飾,刀工細膩,燒制精致,形象逼真,栩栩如生。珍貴的是在行宮前廊下有兩通罕見的琉璃碑,通體琉璃燒造,孔雀藍底,黑字書寫,碑額為青黃綠二龍戲珠,兩邊藍黑龍紋花卉裝飾圖案。東側一通記述著空王佛修煉成佛的艱苦歷程,西側一通記載空王行宮修建緣起。此外,堡內還保留著真武廟、三大士殿、呂祖閣、二郎廟、關帝廟、興隆寺、可汗王祠等古代建築。稱奇的是街中路西有一株根深葉茂的槐抱柳,相傳植於宋代,給古堡增添了情趣。


 


建築特色
  張壁古城堡為長方形,東西374米,南北244米,堡周長1.1公裏,堡墻為版築夯實,高約5~7米,東北角堡墻為唐代堡墻遺存;南堡門西側堡墻為明清時期堡墻。門上現有一處燈桿,為"張壁點燈,介休看明"的信號燈,是古代軍事烽火臺的縮影。
  張壁古堡壘南堡門離中空為"龍首",門頭有龍首石雕,門下向南鋪設九道豎向紅條石路,象征龍須,向北的主幹道為"龍身":為使"龍"型更加逼真,在清朝年間又專門將橫向鋪設街道的青石板起出,改為三道豎向的紅石板,以象征龍的脊背。主幹道兩側城中心偏北位置的水塘(原)、槐抱柳,共同象征"龍"的兩腎和陳摶太極圖的陰陽魚。
  張壁有一個小小的用於拒敵的"甕城",還有一對小巧的鐘樓和鼓樓,具有完整的城市形態,這是與山西省其他地方很常見且保存完好的"村堡"相區別的非常重要的特征,不是一般意義上的"村堡",而是"城"。
  在城市街巷組織上,張壁古堡主次街道分明,南北主幹道與東邊三巷,西面四巷構成"丁"字結構。堡內七巷為西場巷、賈家巷、王家巷、小東巷、西四巷建築錯落遞次,街巷格局嚴整。
  在民居形態上,張壁古堡尚有我國多數古城均已消失的隋唐城市遺存的"裏坊",巷門、門樓配備得當,若關門落鎖,可謂堡中有堡。堡內現有30余所堡保存完好的院落,住宅比鄰有序,民居與堡墻保有一定距離,民宅大門與巷皆有臺階高度,並講究寬敞向陽,西四巷大多為張、王、賈、靳族富戶,門楣考究,磚、木、石雕精美,多為獅子滾繡球,喜雀登梅,鶴鹿回春等民間喜聞樂見的吉祥民俗內容。
  在宗教建築方面,在只有0.1平方公裏的小城內,竟有七處以上的寺廟,實屬罕見:有"關帝廟",道教"真武殿"、"二朗廟";佛教"空王佛行宮"和"興隆寺"五座宗教建築,並有"地藏王菩薩殿","呂祖閣"遺址等,宗教建築年代較為久遠,多為明代以前的建築。更為難得的是,真武廟和空王殿碑為國內僅見,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。
  古堡北堡門之空王殿為一明代建築,佛像為三世佛,亦為明時所塑,水平較高,壁畫繪空王佛(誌超)成佛的故事。這三間小殿屋頂上明萬歷時的三彩琉璃鴟尾、樓閣、獅瓶、仙人走獸,都極精妙。尤為難得的是殿廊兩旁的兩通琉璃碑(明萬歷四十一年燒造),極為罕見,在我國琉璃燒造上占有重要席位。
  目前,古堡各景和地道正在進行修復和保護。
  2006年05月25日,張壁古堡作為宋至清古建築,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。


張壁古堡的軍事用途又是如何來得到體現的呢?
  我們可以看到,設計者和建設者們為整個古堡構築了三個相互協同的軍事防禦體系。
  張壁古堡建有南北兩座堡門,北堡門為磚砌,南堡門為石砌,北堡門外還建有一座提升防禦能力的甕城,而建築於甕城之上的多座宗教祠廟在戰時也兼有防禦作用,它們和周長1300米的堡墻共同組成了張壁的第一道防禦體系,也就是外圍防禦體系。
  在張壁古堡,我們還可以看到隋唐城市遺存的"裏坊",也就是將城市內部又劃分為若幹個相對獨立的"裏"或"坊",這一形制在我國多數古城都已經消失,那麽,它為什麽又會出現在張壁古堡呢?
  這裏是張壁古堡的龍街,它連接著南堡門和北堡門,將古堡齊整地分割為東西兩半。走在這條街道上,稍加留意就會發現,臨街一側的墻壁修建得遠比其它各處高大,除了當年的更窯、廁窯以及近年新開的學校、小店,竟然沒有一座建築把大門開設在主街上。而在龍街與幾條小巷的丁字巷口,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保存至今的巷門,它們是各個"裏坊"唯一的出口。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門樓就是永春樓,位於賈家巷巷口,建於磚券石拱門上,永春樓的門窗面朝巷內,龍街一側則全部用青磚砌死,具有非常明顯的防禦性。關閉巷門之後,各個"裏坊"就成為相對獨立封閉的堡中之堡,"裏坊"之間既可以各自為戰,又能夠相互呼應,即使個別"裏坊"有失,也不致影響全局。
  我們由此可以想象,一旦敵寇攻破堡門,擁入龍街,不僅難以突破巷門進入各個"裏坊",反而會遭受到來自兩側高大建築之上的左右夾擊。
  張壁古堡的"裏坊"建制是它的第二道防禦體系,也就是內部防禦體系。而事實上,這種以"裏坊"建制來強化軍事防禦的設計在山西的古堡式村落中並非獨此一處,沁水縣郭壁村的"青緗裏"和陽城縣砥洎城的"世澤坊"都是保存完好的明代"裏坊"建築實例。 
  張壁古堡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"地上明堡,地下暗道",軍事地道,構成了它的第三道防禦體系,也就是地下防禦體系。
  張壁古堡的軍事地道,設計原理暗含"六壬奇門"之術,神秘詭異,規模宏大,結構復雜,四通八達。地道呈S型走向,三層立體網狀結構,高層距地面2米左右,中層距地面8至10米,底層距地面17至20米。地道內既有規模較大的屯兵洞、糧倉,又有陷井、伏擊坑、射箭坑、淹水道、通訊道、了望孔等攻擊設計,還有排水道口、逃跑出口,並有直井從頂層直通底層,進、退、攻、防、藏、逃靈活多變。
  張壁古堡的的每條街巷都曾發現過地道入口,古堡內共有11口水井,至少有8口水井和地道相通,通過井壁上開設的洞口即可進出地道,洞口設於井壁,既方便通風汲水,又有利於防禦,抽掉踏板,即可封死洞口。此外,堡外南北溝中也有洞口,既可作為地道進出口,又可用作哨位。
  由於多次地震造成的塌陷,張壁的大部分地道已經淤塞,目前清理出來的僅有一千余米,而根據測算,張壁古堡地道的總長度當在萬米左右,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十分之一。
  張壁古堡的這三重軍事防禦體系,攻守兼備,環環相扣,堪稱古代軍事工程的傑出範例。


轉載自遠方網http://www.likefar.com/scenedetail.cfm/argu/cid,16-id,1422















地道入口










唯二琉璃碑







由沒看到遠方大煙囪



地道出口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藍色地中海 的頭像
    藍色地中海

    藍色地中海的部落格

    藍色地中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