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ngkor Thom大吳哥




  1. Jayavarman7所建。落於9世紀末。

  2. 原是「偉大城市」之意。

  3. 長寬3公里 的正方形王城。外圍100公尺 寬的壕溝,可容百萬市民。可與羅馬城匹敵。

  4. 除了四方各有城門外,東北還有「勝利門」,此門建有道路直通國廟北方的皇宮。

  5. 城中大道成十字狀,於國廟Bayon廟交會。

  6. 吳哥所有的寺宇門大多面向東,故東方才是正門。而在吳哥城之東門還有另建一「勝利門」,此門是為了建了戰功歸城軍隊而開的。

  7. 通常由南門進城,先訪Bayon廟。

  8. 大吳哥即是吳哥城,是1181年至1219年間在位的加耶活羅曼七世所建,這是一座被長達12公里 的護城河所包圍的大型古城,除了寬闊的護城河外,還有完整的城牆、進城橋樑和五座城門,每座城門上都有著象徵高棉微笑的四面國王像。
    東門:有兩個,一個稱作勝利門-位置是在東城門北邊不遠的地方,進門後可直通鬥象台,據考證應該是用來迎接勝利歸來的士兵所走的凱旋門。另一個則是相距500m 的死者之門-往生後之遺體由此門送出火化、安葬。
    南門:是所有城門中保持最為完整的一座,高達 二十公尺 的城門上雕著巨大的微笑四面佛,據考證,這些四面佛應該是代表慈、悲、喜、捨之意。而城門外橫跨護城河的橋樑上,兩側各有54尊雕像,一邊是佛陀、另一邊是阿修羅,每一尊的表情各異,而一尊與一尊之間則以拉著一條巨蛇的方式相連結。
    西門:給犯罪者通行用。
    北門:一般百姓通行。

巴戎廟 Bayon




  1. Jayavarman 7及繼位者建。

  2. 經歷印度教與佛教後,是迷人的宗教聖地。

  3. 身為國廟。歷經多次的建築改變。

  4. 位居中心的四面佛塔群,代表當時王朝所統的54個省份。

  5. 位於大吳哥的心臟地帶。距四座城門皆為1500公尺 。

  6. 正面代表勝利繁榮的東方。外部有156141的迴廊。有浮雕。以歷史為主題。

  7. 位於吳哥城的中央,距各城門均為1500m ,為當時之國廟,建於公元1219年,以中小型石塊堆疊而成,為四十九座高塔組成的塔林,49座四面佛加上城門上的5座,總共是54座,據考證,這是代表吳哥王朝當時所統治的54個省份,中心塔群象徵宇宙中心須彌山,四面有長156m X  141m 之迴廊象徵喜馬拉雅山,中心塔群之圍牆至城牆間為人間世界,護城河代表大海。每一座佛塔刻有號稱“微笑高棉“的菩薩面容的雕像,採自國王加耶跋摩七世的面容,頭頂著佛陀蓮花座意味觀世音化身的國王王權來自佛陀,底座雕刻眾神及印度教鳥頭人身的鳥神Garuda融入印度教信仰,其面容的表情隨陽光及角度而變化。如果更仔細探訪,54尊四面佛的216張笑臉中,其中有一面笑容特別開心,嘴角特別上揚,有興趣的遊客可以仔細去尋訪一番。
    巴戎廟的中心是一座特別高的佛塔,供奉著巨大的佛陀像,而四處牆璧上的浮雕,都在描繪吳哥王朝時人民的生活、戰爭的情況以及國王出巡的情景等。雖經過八百年的風化,至今猶栩栩如生。廟內的許多樑柱和門楣之上,雕刻著各種資態優雅、形貌各異的仙女像,頗值得漫步留連、細細品味。
    另外特別一提的是,吳哥遺址群的諸多神廟幾乎都是為印度教而設,維有巴戎廟是一開始就為佛教而興建的,但由於吳哥王朝時期柬埔寨正處於印度教和佛教的交替階段,所以在巴戎廟內的許多石雕,內容上常有印度教與佛教並存的現象。
    小提示:古印度傳頌中的須彌山(Meru)【四王天居山腰四面,忉利天在山頂,山根有七重金山,在金山外有鹹海,鹹海之外有大鐵圍山】。

  8. 巴容廟的浮雕面積較小,不及吳哥窟的細緻,但其中不乏輪廓清晰之作,而主題則較多觸及吳哥人民的日常生活。由於很多浮雕位於露天的牆上,陽光之下輪廓更見清晰。

  9. 巴容廟的建築較吳哥窟晚了約一百年,期間吳哥王朝飽歷內憂外患,直到五十歲才登基的 Jayavarman Ⅶ 把國家推向另一高峰。這國王是一位佛教徒,固興建的寺廟跟其他印度教廟宇有很大分別,但圍繞中心一座“山”(較高的塔) 而建的基本格局不變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藍色地中海 的頭像
    藍色地中海

    藍色地中海的部落格

    藍色地中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